沒碳,難怪肥肉都燒不起來
撰文: 朱瑞君 營養師
大多產品一般針對單一路徑: 醣類阻斷、脂肪阻斷、抑制食慾、抑制皮質醇、刺激中樞神經系統等來發揮減肥效果,但過度抑制熱量與澱粉,也容易造成長期營養缺乏。這樣的戰術並不能使身體快樂,最終引發了「保護機制」。
這些保護反應幾乎導致體重增加反彈效應,即為所謂遛遛球效應。
碳水化合物有效燃燒脂肪
從營養學的角度去解釋,為什麼碳水化合物的適當存在,對於有效燃燒脂肪至關重要
- 維持血糖穩定 :碳水化合物是維持正常血糖水平的主要來源。當血糖過低時,會刺激腎上腺素的分泌,導致脂肪難以被利用作為能量,反而被儲存起來。
- 維持肌肉糖原存量:碳水化合物可以提供葡萄糖前體(葡萄糖-6-磷酸) :在運動時,肌肉優先利用糖原作為能量,運動需要依賴一定的肌肉糖原存量,否則無法維持運動強度。當運動強度不足或運動時間過短時,還未燃燒代謝掉脂肪,卻先分解身體蛋白質獲取能量,造成肌肉量下降。
- 影響脂肪代謝關鍵酵素: 缺乏碳水會抑制肝臟合成代謝脂肪所需的酵素,從而降低脂肪利用率。
- 調節胰島素敏感性 :過度限制碳水會降低胰島素敏感性,使脂肪更難被利用、更容易堆積。
- 影響瘦素(Leptin)水平: 瘦素(Leptin)有助於脂肪分解,而碳水化合物攝入量會調節瘦素的分泌。
因此,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,適度攝入優質碳水是保證脂肪有效利用和燃燒的前提。
完全禁碳或極少攝入碳水,會嚴重影響脂肪代謝相關的激素和酵素,反而不利於減脂。合理的做法是控制總熱量,並保證碳水、蛋白質和脂肪的均衡。
白飯,是提高代謝的助燃劑
1 米飯可增加基礎代謝率
因為米飯屬於「多醣」結構的碳水化合物,所含有的醣分子比蔬果中的葡萄糖、果糖等「單醣」多十倍,腸胃需要較多能量消化,過程中就會消耗體內脂肪,增加基礎代謝率。
2 米飯更有飽足感
米飯所帶來的飽足感,會讓你不想再碰多餘的甜食、點心等零食; 攝取好的醣類,提供大腦能量又不帶來負擔是關鍵。
3 米飯是符合華人 長遠 /易做到/不用刻意準備的飲食方式
一碗白飯的熱量約莫200大卡,一餐一碗白米飯,如果覺得不夠飽,可以增加飯量,但配菜的份量維持不變,可以確保不會攝取過多卡路里。
為甚麼不吃白飯,反而難代謝 ?
減重不吃澱粉,一開始也許會瘦,因為每公克的肝醣伴隨有3公克的水分,所以當你在減重一開始不吃澱粉能夠迅速減重,但其實是因為體內的水分迅速減少的原因。當身體水分減少,會誤以為自己瘦得很快,但更快遇到平台期。但若是長期不吃澱粉,除了情緒會不穩定,也會讓基礎代謝率降低,
甚至有些女性的體質較敏感會有停經的現象。每個人來減肥,目標除了是當下,更應該是後面的長遠不復胖作為目標。
為甚麼是白飯要吃得夠,蔬菜反而適量就好了 ?
這涉及了碳水化合物和纖維在飲食中的重要性平衡。白飯作為主食提供了我們大量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能量,而蔬菜則主要提供纖維等營養素,故二者的攝入量需求不同:
1. 碳水化合物是人體主要能量來源
大腦、紅血球和部分組織對葡萄糖的需求很高,缺乏會嚴重影響機能。碳水化合物還參與蛋白質、脂肪的代謝利用。因此我們需要充足的碳水化合物攝入,白飯正是主要來源。
2. 避免熱量攝入不足
稱健康減重需保證基礎代謝所需熱量,防止身體進入「節儉模式」。足夠的碳水有助維持新陳代謝,有利於脂肪燃燒。
3. 維持血糖穩定
優質碳水化合物攝入可維持血糖在正常波動範圍,避免嗜睡、頭暈等低血糖癥狀。
4. 蔬菜纖維密度高
雖然纖維對腸道健康很重要,但過量攝取會影響其他營養素與礦物質的吸收。有些人還會出現脹氣或便祕等副作用。蔬菜纖維密度最高,因此適量攝入其實就可滿足生理需求。
蔬菜烹調時隱形的熱量
5. 蔬菜烹調時隱形的熱量
蔬菜本身相較之下熱量低,但如果煮食方式錯誤,如重鹹重油 ,反而導致身體熱量累積並因過鹹而產生水腫,進而影響減重效果。
因此,合理安排碳水、纖維比例很重要。適度攝入澱粉滿足能量需求,並兼顧足夠的膳食纖維,有助維持良好的新陳代謝和消化機能,更利於長期體重管理。
真正不能吃的是高脂肪和高糖的過度加工食物
其實飲食控制來說,真正不能吃的是高脂肪和高糖的過度加工食物。長期攝取高脂肪食物會擾亂體內葡萄糖、脂肪和蛋白質代謝的正常節律,容易誘發代謝異常,導致整個代謝系統紊亂。
食用大量高糖食物會導致餐後血糖升高,降低胰島素敏感性,並提高胰臟功能障礙的風險。在體重管理的路上,取決於食物挑選(特別是優質澱粉)以及能夠做到減少攝入過度加工食物的頻率。